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

《竊聽者》主要是在講述了1984年前東德東柏韋斯勒(國家安全局)的一名秘密探員負責監聽一男劇作家及其女友(知名演員),逐漸被他們的生活所吸引,轉而同情他們的遭遇,以至最後暗中對他們施以援手的故事。

(轉載自維基百科)

------------以下有少量的劇情泄漏-----------


竊聽者是一套很嚴謹,非常著重細節,感情內斂的一套電影,而且當中的支節和意義非常有意思。
像是一開始韋斯勒開始留意男劇作家,便覺得他有「問題」,需要受到監聽,隨後文化局長也表示男劇作家十分有問題,但實際那時的男劇作家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,並沒有行差踏錯,守行為的一個作家。其後更明白到文化局長只不過為了一已私欲,想把自己的情敵除去而已。這一小部份的情節,十分有趣,像是在一開始便已暗示韋斯勒已經在做一件「錯事」。

  當中最喜歡的一個角色,或者說是導演安排的角色----文化局局長。
文化局局長應該是當中的大奸,令到男劇作家的好友自殺而死,以權謀私想佔據男劇作家的女友。當中所有衝突均以文化局長為一個起點,文化局長代表著那個時代的「黑暗」。

  男劇作家請求文化局長讓他的好友耶斯加繼續執導時的對白:
  「可以讓耶斯加繼續執導?可以希望?」
  

  文化局局長:「可以啊。當然可以希望,
抱緊希望地活下去,或者擁著希望去死,都可以啊,有何不可呢?」

其後男作家去拜訪耶斯加,欺騙他很快便可以繼續執導,最後的結果是耶加斯自殺。
這算是擁著希望去死吧。


到了結尾,前文化局局長與男作家相隔多年後的見面的對白:
「你現在怎樣樣?你現在想要什麼就可以寫什麼。這樣的國家,不是你們想要的嗎?可是,德雷曼,現在的德國就是你們藝術家想要的嗎?還有什麼可以寫呢?人們沒有信,沒有熱愛的東西,這就一個自由的聯邦共和國,還有什麼意思?」

這句對白說出了導演對民主國的疑惑,指出了現在的民主下的人們,沒有了向上走的積極性。更說明了,那個時候的男作家已經很久沒出書了,經過那次的自殺報告,劇作家已經很久沒寫作了。



電影中前文化局長代表著電影裡的殘酷,那個時代的恐怖,而這套電影真正面對的現實,是史塔西監獄紀念館的負責人,當時導演想借用這個監獄場地,這裡的負責人拒絕提供,原因是「整個東德歷史,像韋斯勒那樣“良心發現”的秘密警察,對不起,一個都沒有。」如果電影裡的溫情,希望是虛假,那會怎樣?有觀眾認為這套電影毫無價值可言,我們也應正如導演所言「抱著希望活下去」,是不是也如此?

   電影中韋斯勒注定成不了大人物,明明考試成績最好,但是跟他同期的同學卻成了他的上司。
而前文化局局長,圍牆堆之前也位高權重,圍牆堆下,他也一樣是個大人物。
文化部部長其中一句:「人是不會變的。」





   

0 意見: